中國青銅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化傳統的體現,藝術的典范,是人類文化里暗藏的組織部分。早在遠古的夏、商、周時期,由于銅制品造型紋飾藝術表現力,并蘊含著強烈文化內涵的特點,使得銅工藝作為一種生活用品(如飾件、擺件、生活用具等)迅速普及到尋常百姓家。
隨著社會進步,科技發展,具統計,銅在電子、建筑、軍事、化學領域的應用居然達到了90%以上,然而又有誰知道銅在裝飾領域的比例卻僅僅只有1%,為了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美化生活環境,傳承悠久的銅文化。對此,我們必須深刻了解銅工藝在室內裝飾領域的發展前景。
一、探究各種裝飾材料的的優缺點
現今裝飾材料領域,可謂種類繁多,令人眼花繚亂,如陶瓷、天然石材、人造石材、塑料異型材、鋁型材修飾材料、涂料、油漆、鑲邊瓷磚、墻紙及墻板鑲嵌等。
現就幾種常見的裝飾材料做如下分析:
陶瓷:可承受溫度變化大,不受潮濕、溫度的影響,是理想的家裝材料,但卻難以做到大方及地面過冷。
天然石材:雖、硬度大、自然光澤強,但輻射卻很大,對人體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塑料異型材:防水性能好,可用于廚房等地方,但卻沒有實木材料自然,與實木合并用會發現色差。
油漆:含有毒元素多,但基本還算過得去,但家裝又不可以不做,故只有盡可能造環保的。
綜上幾種裝飾材料分析,均不是完善的、無害的裝飾材料。
銅在自然界的儲存多,易加工,早期,人們用石斧將它砍下,可以錘打成多種器物,這也是由于銅質地軟、可塑性強的特點造成的。隨著發展,人們也找到了從銅礦中的取銅發法。
例如將硫化物礦石燃燒后,再與少量二氧化硅與焦碳共熔的粗煉銅再還原成泡銅,最后電解精致,則得到銅。將底下的低品位銅礦用原子能爆炸粉碎,以稀硫酸原地浸取,再把浸取液抽到地表,在鐵屑上將銅沉淀出來。由于新方法的不斷引發,使得銅礦的種類與色澤也日益增多,如:金黃色的黃銅礦、鮮綠色的孔雀石、深藍色的石青,等等。
二、探究銅工藝的特點
古往今來銅工藝品、日用品加工手段多種多樣,如鑄銅、鍛銅、擠壓、成型、沖壓成形、非金屬鑄銅、無模鑄銅、銅絲鑲嵌,也正因為銅有多種多樣的加工手段,從而形成了不同風格,不同的表現形式的銅工藝。由于不同方式的表面處理,或仿古或本色或鍍金,從而形成了斑駁陸離的基本效果,其體形有數以噸計的大型室內外銅塑,也有玩于掌間的玲瓏擺件,以及兼可日用的作品。由于其特點的材料與加工手段,能形成強烈而細膩的表現力,也有華貴的氣質。盡顯銅藝之輝,令人愛不釋手,也因此讓古往近來的人們對青銅制品的追求一直不衰,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與收藏價值,更體現了主人的風雅與情趣。
三、探究試圖將浮雕融入室內裝飾,為裝飾界添光加彩
據查閱,朱炳仁發明了彩色銅塑和多層次銅浮雕以及多種蝕刻仿鑄銅的新技術,將鍛打與多重蝕刻工藝有機結合,在鍛打工業上采用機械打模成型,電腦控制高壓水切割成型相結合的工藝,在蝕刻工藝上采用電腦刻板,感光去膜等多種新工藝,順利地攻克完成銅建筑物件,裝飾板與藝術上的協調性,解決了圖案保護不全,蝕刻液滲蝕嚴重,造成圖案破損,線條支離破碎的困難,朱炳仁用專利技術使色澤達到更佳效果。該發明技術的開發與應用,也為銅工藝裝飾行業的發展打下了技術上的基礎,隨著現代科技的迅速發展,銅工藝領域已開始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
四、目前,在歐洲,銅材料憑其獨特的優點,在裝飾領域也有不小的一片天地。
北歐中甚至用它作墻面裝飾。銅耐大氣腐蝕性能很好,經久耐用,可以回收,它有良好的加工性,可以方便的制作成復雜的形狀,而且它還有美觀的色彩,因而很適用于做廚房裝修。它在教堂等古建筑屋頂上的應用已有悠久的歷史,至今,仍發出誘人的光彩。而且在現代大型建筑甚至公寓和住宅的建設上的應用也越來越多。例如:在倫敦,代表現代英國建筑藝術的“英聯邦委員會”大廈,屋頂形狀復雜,用銅板建造,重的25噸;于1966年開放的水晶宮運動中心,用銅60噸作成波浪形的屋頂等。據統計,用做屋頂的銅板,在德國,平均每人消費0.8公斤,美國0.2公斤。此外,屋內的裝飾,如:門把手、鎖、百葉、按欄、燈具、墻飾以及廚房用具等。使用銅制品不但經久耐用,消毒衛生;而且裝點出高雅的氣息,深受人們的喜愛。
實踐證明,銅工藝在未來市場必定有其立身之地,它有其超乎尋常的重量感,冷峻、沉重如斯,它凝聚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經過歷朝歷代更的文人品鑒,無數藝術家和能工巧匠不斷的摸索,實踐與鍛煉、完善。所以我堅信,銅工藝會步入裝飾領域的軌道,會塑造自己的思想,為新一代裝飾界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