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歷來是創新的推動者,是產生四大發明的偉大國度,只是在近代,由于閉關鎖國,創新驅動機制曾一度失靈,中國無奈落后于世界,但這也只是歷史長河中的一小段插曲。時代風格的創造是中國以新的面貌嶄然于世界的重要標志,它是“五四”運動以來中國人民擺脫愚昧與封建、執著追求民主與科學的體現,是改革開放以來創新精神的展示,是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中國夢理想的體現,它是時代風格的魂之所在。一個的文化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是由諸多因素構成的,其中城市雕塑是其重要的元素,它是城市精神、城市靈魂的符號與象征。它的非實用性決定了其應當承載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價值。
常言道,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自主地借鑒學習吸收世界各民族一切文化和自主創新的精神對于世界上任何一個來說都有共通性,在某種意義上,這就是一種世界性,所以,城市雕塑實現民族性彰顯世界性的關鍵要素在于弘揚中國精神。
嚴格意義上講,中國城市雕塑不過一百年的歷史,能否體現中國精神是衡量百年城市雕塑優劣的首要標準。回顧城雕史,鴉片戰爭以后,西方列強瓜分中國,雕塑成了他們宣揚殖民主義統治的手段, 1890年立于上海的《巴夏禮銅像》就是佐證。直到上世紀20年代,以李金發、劉開渠為代表的雕塑家們高舉反帝反封建大旗,建立起中國人民自己的紀念碑雕塑。 《伍廷芳像》 《孫中山像》 《一二八淞滬戰爭紀念碑》等皆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
新中國城市雕塑的建設從時間上可以用兩個30年來概括。一是新中國成立后的30年,老一輩雕塑家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新中國的藝術創作,出現了大批樸素的具有政治熱情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作品,其中不乏具有很高藝術性、成為那個時代坐標的代表作品,如北京的《農展館群雕》 、廣州的《解放紀念碑》 、沈陽的《勝利向前》等;二是改革開放30年,在這一時期,時代思想解放,科技進步,社會經濟發展,廣大雕塑工作者以嶄新的姿態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吸收世界先進文化,謳歌時代,以實事求是的精神,與時俱進,尊重藝術科學發展的規律,創作了大批風格多樣的城市雕塑,反映了社會發展的風貌,如深圳的《開荒牛》 、青島的《五月風》 、唐山的《李大釗》等。
今天,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面實現小康,追尋中國夢的偉大時代,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城市雕塑不僅成為社會發展的歷史記錄,百姓審美情操的展現,更是先進文化的標記與載體,人民精神生活的指南。在價值取向多元、西方意識形態涌進與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雙重背景下,如何在城市雕塑中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一個根本問題。
2015年,據中國雕塑院、全國城雕委藝術委員會和中國城市雕塑家協會的聯合普查統計表明,全國661個城市已豎立起7萬多件雕塑,其中83 %是近35年來創作的,雖然不乏精品力作,但尚存在不少問題。有的雕塑作品思想精神取向不明確、混雜,藝術性不高,創造性不夠,相互模仿,題材形式雷同,工藝與工程制作粗糙;也有些作品與城市社會文化歷史空間、心理空間、精神空間缺少內在聯系,與建筑空間不協調,缺少將雕塑納入城市建設的具體規劃之中。大規模的城市化背后的功利主義,它的更大特征就是短期化,根本問題是在創作導向上沒有文化價值體系的支撐,只能根據“殘留的記憶”和“個人的興致”選取“文化” 。
無論是建筑還是雕塑,都存在由西方的、東方的文化符號堆積而成的現象,西裝配瓜皮帽,如同搭積木。在一個雕塑作品上劃分各個局部所象征的、所指代的內容,構成不倫不類的“中西合璧” 。有的是放大的玩具模型或是巨大的工藝品,最終成為擱置于城市空間的擺件,誤把模仿西方城市雕塑和流行藝術所營建的西洋景當成世界性,錯將表現古代生活情境雕塑而營建的“明清一條街”當作繼承傳統。因此,羅馬立柱、******雕塑在小區里立起來了;戴瓜皮帽、拉黃包車的雕塑在街上“跑起來了” 。簡單的商業功利和政治口號催生了大量文化價值內涵不高的行活。文化是各個時期的歷史積累,好的城市雕塑具有相對的永恒性,而短效功利引領下的廉價的、雷同的雕塑,正如舞臺背景,曇花一現。近年來,城市雕塑越做越高,體量越做越大,數量越做越多。不少超大型的城市雕塑內容空泛、形式簡單,水平一般,徒有大構架而缺乏靈魂。各城市的雕塑形式雷同,沒有鮮明的文化特色和精神指向。城市雕塑管理機構分工不明確,宣傳部門、文化部門、建設規劃部門、城雕委、城雕辦以及企事業單位,均各行其政,缺少對城市雕塑整體規劃,缺少城市雕塑的文化定位、空間布局和時間安排。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推進城市雕塑建設的可持續性發展,促進城市文化生態環境的和諧共生?首先,我們要建設和發展符合中國當代社會發展需要的以“中國精神”為核心理念的城市雕塑理論,以發展的理論指導我們的實踐,在文化定位、空間規劃、時間安排、科技創新、工程實施以及文化生態和自然生態等方面多加強研究,使城市雕塑的建設適應與引領城市文化的建設。第二,系統地研究、整理反映著影響和推動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進程中的人和事作為創作題材。第三,必須以“中國精神”為指導思想,科學創新城市文化管理機制,形成城市管理者、藝術指導機構、藝術家三位一體的互動模式。第四,加強雕塑人才隊伍結構的調整,要建立貫徹“中國精神”的城市管理者、規劃師、建筑師、雕塑家、設計家、理論家、工匠等多學科專家一體的城市雕塑隊伍。城市雕塑家必須以中國精神為核心,把個人靈感和藝術家的責任感、使命感結合起來,緊密地將自己的藝術生命與民族的命運聯系在一起,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自覺地將個人的藝術才華融入到民族文化與時代精神的洪流中。
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問藝于民,才能在貼近生活中實現創新,在創新中實現發展,在發展中實現繁榮。一個有文化自覺性的藝術家,應該在領會中國精神中尋找創新的動力,在社會變革的實踐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尋找創作的題材和靈感,使城市雕塑真正成為人民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