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代雕塑何為?當代雕塑應以怎樣的方式向前推進?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這些問題一直就困擾著中青代的雕塑家。就中國當代雕塑的發展而言,80年代初的雕塑最重要的意義在于擺脫題材的束縛,回到媒介,回歸審美,以及改變既定僵化的雕塑觀念。毫無疑問,當代雕塑的波浪潮是在對紀念碑雕塑的背離,對宏大敘事的拒絕,…
推薦關鍵字 “明天”當代雕塑獎 當代雕塑
當代雕塑何為?當代雕塑應以怎樣的方式向前推進?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這些問題一直就困擾著中青代的雕塑家。就中國當代雕塑的發展而言, 80年代初的雕塑最重要的意義在于擺脫題材的束縛,回到媒介,回歸審美,以及改變既定僵化的雕塑觀念。毫無疑問,當代雕塑的波浪潮是在對紀念碑雕塑的背離,對宏大敘事的拒絕,以及捍衛雕塑本體獨立的運動中拉開序幕的。進入90年代后,伴隨著一批年輕雕塑家的崛起,中國當代雕塑逐漸進入當代文化的建構期,即不再以單純的形式先決與個人風格的創立為目標,而是以如何讓雕塑參與當代文化的表達為己任。我將2000年以后的當代雕塑創作歸納為第三個階段。經過近二十多年的發展,中國當代雕塑在逐漸完成語言學轉向與自身線性的發展之后,在新世紀的個十年真正奠定了多元化的格局。這一時期有幾個變化值得關注。首先是涉及到一些新的話題。與90年代的材料、語言、媒介、文化身份等比較,2000年代以后許多作品圍繞性別、身體、劇場、時間、過程等話題展開。其次,形態與風格呈現出更開放的姿態,不僅有效地接納裝置藝術、建筑藝術、觀念藝術的成果,而且,在形態上能融匯影像藝術、過程藝術的一些視覺方式。在這種態勢下,雕塑與裝置的既有邊界愈來愈模糊。第三,當代雕塑的思想資源與理論話語也越來越豐富。同時,這一時期代表性雕塑家的作品有一些共性,比如有明確的個人風格,能形成獨特的語言面貌;能在既定的藝術史邏輯中提出某些問題,或者在文化訴求上能有效地融入當代社會的文化情景中;最后是要有一個相對明確的個人方法論。第四個特點是青年雕塑家的崛起。這批藝術家注重雕塑化的思維,但大部分作品都置身于當代藝術的語境,而不再局限于既有的雕塑范式與觀念中,作品呈現出“去雕塑化”的特征。
“明天”當代雕塑獎的設立,旨在鼓勵青年學子在當代雕塑方面的創作和研究,為中國當代雕塑藝術催生后備新人。事實上,面對今天的全球化語境、圖像與景觀所營建的外部世界,以及置身于高速的數字傳播與信息泛濫的時代,年輕的藝術家們感知外部現實的方式,對不同媒介的使用,創作作品的觀念都將愈加的豐富、也更為個人化。故此,為年輕藝術家搭建一個平臺將是有積極意義的,這不僅與2000年以來青年雕塑家崛起的現象有直接聯系,同時,著眼于當代藝術的未來發展,青年藝術家的銳氣與突破,更容易為當代雕塑帶來新的可能性。
2014年第二屆“明天”當代雕塑獎在去年首屆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了規模,不僅僅只局限于西南地區,而是面向全國45歲以下的青年藝術家,吸引了全國各大美術院校在校學生或堅持雕塑創作的青年藝術家共147人報名,作品近700件,包括中央美院、中國美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廣州美院、湖北美院、魯迅美院、西安美院、天津美院、四川音樂學院美術學院、東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南京藝術學院、廣西藝術學院、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沈陽大學美術學院等等,充分體現了“明天”當代雕塑獎日益擴大的聲譽和影響力。在展覽組織方面,第二屆“明天”當代雕塑獎由中國當代藝術院主辦,四川美術學院雕塑系與四川美術學院當代藝術研究所聯合承辦,四川明天文化藝術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協辦。為了保證展覽的學術性,評選出的獲獎作品,擔任此次展覽的初評評委有:、何桂彥、焦興濤、史金淞、譚勛、唐堯、;、殷雙喜、、呂澎、向理則擔任終評評委。初評評委從眾多報名者中遴選出20名入圍藝術家,終評評委在這20位藝術家中,經過公開公平公正的投票,按照票數高低,評選出最后的5名獲獎者:陸云霞、鄧玉峰、章興華、、童昆鳥。
就這次參展的作品而言,雖然許多作品包含著豐富的信息,有不同的切入點,因此無法在單一的視角和理論話語下予以歸納,但總體來說,有這么幾個特點。首先藝術家們普遍地反映出“形式自覺”,善于挖掘材料自身的表現力,有較強的制作感。就形式的表達來說,又可以大致劃分為兩種傾向,一種是“有意味的形式”,另一種是“反形式的形式”。前者如鄭路、肖彩、江安、鄧玉峰等藝術家的作品,后者如文豪、曾露林、陸云霞、錢亮的作品。所謂“反形式的形式”就是藝術家在作品形式表達的過程中重新予以觀念化,如文豪對形式表達的偶然性、不確定性的把握,錢亮將竹筷還原為竹子的形狀。第二個特點是,大量的作品呈現出“去雕塑化”的特征。形成這種面貌,最主要的原因是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使用了現成品,這在龐海龍、楊光、盧遠良、章興華、趙曉瀟等藝術家的作品中可見一斑。很顯然,一旦現成品的介入,就必然觸及雕塑與裝置的邊界。因此,如何反映一位年輕雕塑家的能力的一個基本維度,就在于讓作品的意義表達與現成品的使用能否有效的契合。當然,“去雕塑化”的另一個后果,是將徹底地遠離學院雕塑的創作范式,告別既定的雕塑語言與技術。第三個特點是強調個人創作方法論中隱含的“觀念性”,如胡慶雁、戰楊、等藝術家的作品。胡慶雁將“一堆泥巴”的反復創作中的過程、時間作為作品的意義。在西方現代藝術史上,杜尚是使用現成品的先驅。而戰楊的作品則力圖對杜尚的作品進行再一次的“挪用”。的作品有明確的方法論意識,2013年以來,藝術家搜集了186位國際一線當代藝術家的大量資料,這些資料包括媒體發出的新聞稿、批評家的評論文章、藝術家的自述和訪談。然后,開始對這些藝術家的作品進行歸類,總結,分析它們的優點和缺點,提煉出關鍵詞,然后用這些藝術家作品中最基本的特點如媒介、材料,或者將的創作觀念用于自己的作品創作中。同時,其他幾位藝術家的作品也反映出鮮明的個人風格與特點,如張翔對“場域”問題的討論,與岳艷娜作品中潛藏的女性意識,以及童昆鳥作品中那種非常個人化的調侃與反諷。當然,即便這些藝術家的作品或多或少會有一些不足,但的創作方式是獨立的、個人化的,有時也是另類的、批判性的。
展覽開幕后,在四川美院雕塑系舉辦了“明天”雕塑獎的學術研討會。針對本次展覽,許多與會的批評家、藝術家給予了建設性的批評意見,涉及到許多值得討論的話題,如當代范疇中的材料轉化,當代雕塑的邊界以及當代性顯現的方式,觀念表達的有效性問題等等。其中較為集中的一種批評聲音是,當代雕塑界,尤其是年輕雕塑家不要陷入一種“成功學的模式”之中。近年來,尤其是置身于當代藝術高速市場化的浪潮,“去政治化的藝術”成為了主要的趨勢。而在雕塑界,同樣出現了“小清新”、“樣式化”的作品,它們制作精良,趨于工藝化、媚俗化,也是一種“無害的當代藝術”。因此,批評家、藝術家等都期望年輕的雕塑家們遠離“成功學的模式”,不要過早的陷入“樣式化”的泥潭,創作一些真正有問題意識的作品。針對“明天”當代雕塑獎的展覽機制,與會專家給予了一些建議,如在評獎方式與選擇機制上,應有相對明確的標準。作品的評選也需要考慮作品的內在邏輯與上下文關系。針對“明天”當代雕塑獎,應該更加注重它的學術性、前瞻性,同時應與同類型的獎項如“曾竹韶獎學金”進行區別。
事實上,我們回顧中國當代雕塑近三十多年的發展進程,不難發現,一些重要的節點都與青年雕塑家或者青年雕塑現象密切相關。如“星星美展”中出現的雕塑作品,“新潮”后期涌現出的一批青年雕塑家,以及“1992年的青年當代展”、“1994年雕塑五人展”等等。可以肯定的是,青年藝術家的敏感與開拓,的“試錯”精神與批判意識,都將不斷的生成新的意義與可能性,也將會不斷的為“當代性”注入新的內涵。誠如焦興濤所言,“在一切表達時間的詞語中,‘明天’,總是代表著某種未知的可能和改變,尤其是在今天莫測的現實境遇面前,這樣的詞匯總是和藝術一樣,令人懷揣希望。”而對于“明天”雕塑獎,他的希望是——“為過去注腳,為未來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