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推獨輪車的熱豆腐小攤販、沿街賣唱的街頭藝人……濟寧城區老運河河畔的銅人雕塑活潑生動地再現了民國時期的老運河文化,往往在不經意間就引起老者的追憶、青年人的遐思。類似的雕塑在濟寧市區為數不少,雖然年代不同,材質各異,卻同樣傳達著濃濃的文化氣息,給快速發展的現代化城市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但是,在城區所有雕塑中,我們可以看到了令人憂心的景象:部分雕塑因人為損壞殘缺不全,常年風吹日曬使雕塑遍布灰塵、光鮮不再,亂涂亂畫現象嚴重,更有甚者,一些雕塑竟被偷盜者惡意破壞丟失。而導致這些后果的直接原因,就在于市民素質參差不齊、文化保護意識不強,有關部門后續監管不到位、維護工作跟不上,使雕塑成為市容維護管理的盲區。
雕塑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所在城市的整體形象、精神面貌、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質。雕塑的保護管理應該納入市容維護范圍加以重視,有關部門要主動擔負起監管、維護責任,加強對雕塑的劃片巡視、看護和定期清洗加固,對惡意破壞行為采取有效處罰措施加以懲治;廣大市民也要充分發揮城市主人公精神,除自覺增強自身對雕塑的保護意識外,在遇到破壞行為時主動上前勸誡制止;如果城區企事業單位將雕塑維護納入公益事業范圍,在節假日期間組織黨員、團員對雕塑進行清掃擦拭,更會大大提升雕塑的管理質量。如果大家都能積極行動起來,不斷提高城市文化和文明建設成果保護意識,那么雕塑維護這一市容盲區將會逐步消除,我們的城市面貌會更加清新,城市文明也會加快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