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眾多猶太人曾被帶到布達佩斯的多瑙河邊,被要求脫下鞋子,遭到射殺后尸體掉入水中,最后只有鞋子留在了岸邊。
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的多瑙河畔仍有一些散落的鞋子(上圖),這是雕塑家久洛·保爾( Gyula Pauer )為紀念二戰中被法西斯殺害的猶太人而創作的。這顯然是一件意義非凡的城市雕塑,甚至具有了“紀念碑”的作用。
之所以稱它們為城市雕塑,是因為城市本身的文化、歷史及環境因素是首位的,城市中的雕塑需要建立在這三個因素之上。
無錫雕塑在格魯吉亞小鎮巴統也有一座“感人”的城市雕塑,眾象雕塑中的男女每天相遇、相擁、親吻,然后穿過彼此的身體朝不同的方向前行,直至最終分離,猶如一對現實中的戀人江蘇雕塑。
這件動態雕塑是由格魯吉亞雕塑家塔瑪拉( Tamara Kvesitadze )根據格魯吉亞喬治王朝時期的愛情悲劇故事設計建造,塔瑪拉用雕塑作品,純粹的還原了這段愛情故事。
每天下午七點,他們開始向彼此移動,相遇、四目相接,十分鐘后,他們穿過彼此的身體,走向不同的方向,繼續前行直至最終分離。最后,他們孤獨的待在原地,靜靜等待第二天的相遇、相擁......每天往返如此。
相較來看,我們的很多城市雕塑差在哪?我想,它們不僅缺失了多瑙河畔那些散落鞋子的歷史感,也沒有格魯吉亞小鎮那凄美文學作品的藝術轉換,就連最基本的環境因素也不考慮,在這種情況下,想不“丑”很難吧?
每一個城市都是獨特的,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身份”。如果我們依然在克隆別人的經典,依然在一些“領導”的隨心所欲下“美化”城市,這不僅矮化了自己城市應有的能力,也愚昧了大眾的文化認知。